转型升级增实力 科学发展创佳绩——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时间:2016-07-19   浏览量:

  国际金融危机给国内外企业蒙上了一层阴影,许多企业倒闭破产,许多企业濒临倒闭破产的边缘,发展举步维艰。然而,浙江永达集团却在这场危机中一路高歌猛进,高速健康发展。


  浙江永达集团前身为和平镇的乡镇企业“长兴县电力电杆厂”。 始建于1981年,1997年底改制,1998年1月转制成为有限责任公司——“长兴县电力电杆有限公司”,2005年实行股份制改造,同年更名为——“浙江永达电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正式成立浙江永达实业集团。


  30年来,该公司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服务至上”的企业宗旨,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现为“GB/T 4623-2006”)组织生产,1999年率先在全省电杆及水泥制品行业通过了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现已换版为ISO9001-2008版)。公司技术力量雄厚、生产工艺先进、设备齐全,年产各类钢筋混凝土电杆二十余万支,是全国最大规模的电力电杆生产基地,是国家电杆标准起草、修订成员单位。


  改制13年来,在公司董事会和董事长张发庆的领导下,克服了企业改制初期企业面临的重重困难,很快就摆脱了濒临倒闭的困境,获得快速、健康的发展。在公司的发展过程中,张发庆董事长积极倡导和率先垂范,形成了具有永达自身特色的优秀的企业文化。永达人时刻铭记和践行:“以诚信提升企业价值,以创新推动产业进步,树立中国企业典范,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贡献力量”的企业使命;弘扬“文明、敬业、诚信、奉献”的企业精神;坚持“长兴永达、真诚厚德”的品牌理念;向着“同心同德、做长做优永达、建永达百年伟业”的企业愿景不断前进。优秀的企业文化为永达的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迄今,永达公司连续获得“湖州市重点骨干企业”、“湖州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浙江省纳税信用AAA级企业”、“浙江省重合同守信用AAA级企业”、 和“浙江省双爱双评先进企业”、“浙江省绿色企业”、“浙江省优秀民营企业”等一系列的荣誉。 2007年荣获全国总工会和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授予的“双爱双评先进企业”荣誉称号,2008年“永达”商标被浙江省工商局认定为“浙江省著名商标”,同年跻身“浙商全国500强企业”行列。


一、以创新求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转型升级


  一直以来,永达集团始终将创新作为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积极引导和推动所辖公司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其中以浙江永达电力实业有限公司和江苏永达电源股份有限公司两家公司最为典型。浙江永达电力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海庆积极了解行业内最新、最前沿的制造技术和工艺,并亲自前往日本实地考察日本水泥电杆制造技术和工艺,并加以吸收和消化,使企业获得健康快速发展。江苏永达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自2007年创立后,以创新为先导,实现了企业快速发展。


  1、技术创新。浙江永达集团旗下企业十分注重技术创新。浙江永达电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在技术创新上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一是在模具装配螺栓固定方面进行了技术改造,将传统的手工拧螺丝改为汽动工具,使该工序原有人员配置减少了一半,降低了用工成本、消除了安全隐患、极大程度上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将原来一条生产线配置一个搅拌机的设置,进行革新,设立微电脑控制的智能化搅拌站系统,减少了人力,确保了原材料配比的精确性,混凝土使用定额的误差率从原来的±2%,控制到目前的±0.15%,提高了劳动效率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三是进行产品性能提升的技术,通过不断的试验,公司成功使用钢筋级别、强度配置的调整,一次性通过国家检测机构的鉴定,从而在确保等级性能得到保证的情况下,有效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四是将传统的手工交流电弧焊改为CO2气体保护焊,相对焊接成本减少50%-60%,生产效率提高2.5-3倍,焊接角度变形控制在5‰以下,就焊渣清理一项,直接降低人工费6万元/年;五是对钢筋骨架制作螺旋筋缠绕工艺技改,联系相关科研单位指导,改传统的手工缠绕为微控电脑程序来进行操作,功效提高1.5倍,并确保缠绕精度,减少了劳动力;六是对原来的预制件生产线进行改造,从以前的外场地作业改为车间流水线生产,将搅拌系统、流动周转车和模具重新进行合理化组合利用,从配料、装模、养护、脱模成型,进行循环生产,改善作业环境,提高模具周围率,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提高工作效率达1.5倍。


  江苏永达董事长张爱庆十分注重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工作,在创立短短的三年时间内,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法,引进和培养了一批具有丰富经验的铅酸蓄电池研发和生产的科技人才。目前,公司大专及以上学历科技人员达到59人,科技人员所学专业覆盖计算机、机械、电子、化工及管理等领域,一方面满足了江苏永达生产产业链的技术需要,另一方面又有利于学科间的交叉渗透,满足了开发新产品的科研需要。为了组织好研发工作,2009年,公司投入巨资建立了“江苏省级电源制造研究中心”并通过验收,还计划在2012年之前建成国家级“电源制造研究中心”。去年下半年,该中心已与南京理工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高等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建立了技术转让、委托研究、联合开发等模式,制定了研究开发项目立项报告、研发投入费用保障、研发人员绩效考核奖励等制度,有力调动了研发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和科技成果转化。研发中心实验室还向当地企业开放,公司在当地同行业的龙头作用充分显现。


  2、产品创新。浙江永达电力实业有限公司在业内率先推出100KNM以上抗弯矩电杆,此种电杆的推出,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钢管塔的使用,并且不需攀线(辅助线),有效地为电力系统提供了替代产品,为节省开支,节约钢铁材料,节约电杆占用土地面积等提供了极好的选择,并通过了省级新产品的鉴定,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和潮流。产品涵盖了3.5-11KV、11-22KV、22-50KV、75KV、100KV以上等各类规格配套的水泥电杆制品,成为国内同行业中产品规格最齐全的企业。江苏永达电源股份有限公司继2008年8月成功开发“聚能长寿命电动助力车专用铅酸电池极板”后,2009年上半年又成功开发了“新型UPS及叉车专用纳米高性能蓄电池”、“新型电动叉车用纳米高性能准胶体蓄电池”、“新型长寿命高性能电动车专用胶体蓄电池”,并取得了 “一种铅酸蓄电池极板化成方法” 发明专利权,同时还成功申请了3项专利(“一种铅酸电池生极板的固化干燥工艺”、“一种阀控铅酸蓄电池的抽酸工艺”、“一种准胶体阀控铅酸蓄电池”),另有多个项目正在研究中,为公司新产品开发和持续发展作了必要的技术储备。至目前,研究中心已申请发明专利6个;其开发的产品有5个被评为省级新产品、2个被评为省高新技术产品,“众益”牌铅酸蓄电池极板和铅酸蓄电池还被评为市级名牌产品,公司也因此被评为“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


  3、模式创新。由于水泥电杆制品产品销售运输费用占据比例较大,故有运输半径的掣肘,因此如何将此产业做优、做大,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课题。到目前为止,浙江永达集团根据行业的特点,创立了“网状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将销售半径为300公里的销售区域整合起来,实施“大生产、大营销”战略,促进了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不断壮大,保持国内水泥电杆制品行业“领头羊”的地位。电力线路器材产业已经在浙江长兴、浙江嘉兴、安徽宣城等地设立独立核算的公司,江西省的发展项目也正在洽谈中。绿色能源产业虽然不受运输半径的限制,但是为了便于服务客户,浙江永达集团也努力实现销地生产,除了把浙江本地的生产基地做大做强之外,也分别在安徽和江苏安营扎寨,建立了向外发展的两个桥头堡。


二、向管理要效益,规范现场管理,提升竞争能力


  永达集团董事会明确提出2010年度的经营管理目标是——“双降、双升、双增”——即从降低成本、降低损耗,提升产品质量、提升产品价值,增加企业效益、增加员工收入。


  鉴于水泥电杆制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虽然永达在国内同行业中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但随着电力行业物资采购模式的改革,招投标模式无疑是一次次企业近身的肉搏战,价格在评标体系中占了极为重要的比例。因此,如何在保证质量前提下的降低成本,俨然是我公司必须完成的一个课题,也是企业保持市场竞争能力的必由之路。要降低成本,必须向管理要效益。2009年是浙江永达集团的精细化管理基础年。公司与国内知名的健峰管理学院合作,在公司全面推行“5S”现场管理模式。浙江永达电力实业有限公司经过一年多的时间、5个阶段的持续改进,目前企业的办公与生产现场,全部焕然一新,相关机器设备、物料等区域一目了然,空间腾出了,机器设备干净不容易坏了,直至人的行为规范变得更为文明了。2009年推进“5S”管理以来,全国各地10多个省的业内同行们40余次来公司实地参观考察,都对水泥制品企业能有这样干净整洁的现场,表示赞赏,认为做到这个地步相当不容易。井然有序的现场管理,让所有参观过、听说过永达电力的同行们对永达产生了良好的印象,一定程度上昭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当然更为深层次的意义是:安全事故少了,物料使用浪费少了,机器维修费用降低了,原材料耗用降低了,员工效率提高了,多个方面的累积,完成了企业产品成本的降低、经营管理费用的降低,有效的支撑了市场报价体系的竞争能力,让企业在更为严酷的市场竞争中适应下来,领先下去。


  江苏永达2007年8月在江苏省级泗洪经济开发区投产后,管理层清醒地认识到,从生产经验和技术看,江苏永达在铅酸蓄电池行业才刚刚起步;从企业的规模看,永达也是个小弟弟,因此,永达人只有面对压力,创新管理,练好内功,才能在今后的激烈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实现管理创新,首先从培训入手。员工入职江苏永达,先要经培训合格后才能到工作岗位;各工段坚持“班前5分钟晨会”制度,做到天天培训,恒久坚持,有2个工段因此被县总工会评为“全县班前5分钟晨会示范班组”;专员和工段长以上管理人员坚持周一夜校制度和系统培训制度,并外派管理骨干到“健峰管理技术研修中心”等企业管理培训机构研习管理,给管理者不断充电。董事长张爱庆身体力行,经常亲自给员工和管理人员上培训课,亲自参与对员工的考核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做好思想教育,促进了员工素质的提高。在此基础上,不断吸收和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尤其在企业投产后全面推行“5S”管理和贯彻国际质量、环境保护和职业安全健康标准,产品一次性合格率始终保持在99.5%以上,企业杜绝了重特大安全事故,废水废气全部达标排放。


三、以需求为导向,加大营销力度,开拓两个市场


  2009年以来,随着国家电力系统物资采购模式的变化,企业市场格局也风云突变,山东、上海、江苏、安徽、浙江等地原有以地市级电力系统询比价模式转变为省级统一招标模式。经此变化,浙江永达电力实业有限公司原有的市场份额分布与实际产能经受了巨大的考验,市场分布重新布局,产能在变化初期无法释放。公司领导积极应对,张海庆总经理一方面北上江苏,南下江西,西进安徽,积极拓展全新市场,多点并进,解决企业产能的消化;另一方面,积极开拓国外市场,2009年以来,通过中国机械设备进出口总公司承接了国家援建非洲安哥拉的水泥电杆制品项目,截止目前已经连续5批,累计出口水泥电杆10000余支。第三个方面,积极探索了解省级招投标相关信息、渠道、规律、技巧等,通过对该模式变化的了解,我们从外了解信息和操作上的相关要求,做到“点对点”满意的应答,对内我们积极总结、归纳企业自身具有的优势,让评标机构对我们的优势有充分的了解。同时,严格控制成本,精打细算,在合理的价格和利润的基础上进行报价。提高企业在招投标过程中的竞争能力。截止目前,本公司的市场拓展至浙江省全省范围内、江苏、安徽部分地区、江西局部、山东、上海等地区,国外远销至非洲,市场份额和销售业绩证明了企业适应市场的能力。


  江苏永达董事长张爱庆同志认为,江苏永达要实现“建成一流企业、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奋斗目标,企业必须有成熟的营销市场。因此,企业始终把产品销售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坚持开发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张爱庆同志还提出,营销人员须做“五有心人”,即有“信心”、“耐心”、“恒心”、“诚心”、“爱心”,创新思维。尤其是下大力气开发国际市场,在2008年公司产品出口只有5万美元的情况下,2009年出口额达150万美元,2010年国际市场销售更是出现了旺盛的局面,预计出口总额可突破1000万美元。为了提高企业产品信誉,今年以来,公司还加大产品质量管理力度,推行全员质量管理理念,坚持“三不”,即对不合格成品和半成品“不制造、不接收、不后流”,实行“三检”,即“首检、自检、巡检”,使产品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产品合格率稳定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市场开发。


Copyright © 浙江永达电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浙江湖州市长兴县和平镇306省道7号桥南侧 电话:0572-6090300 邮箱:info@zjyonder.com
国家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220121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