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模式的核心就是民营经济。浙江永达(集团)电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与浙江所有民营企业一样,都是从小做起,从一个简陋的小厂发展起来。在上世纪80年代,这样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最具效率和生命力的。
永达集团的前身长兴电力电杆厂成立于1981年,1997年转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如今,27年过去,永达集团已发展成为一家集电力电杆、电子电源、电力金具、水泥制品、建材、医疗卫生、自来水、物业管理、物流、农业开发于一体的多元化经营企业,总资产达4.5亿元,销售产值逾8亿元,员工达1800余人,成为跨行业、跨产业且成功走出一条低成本经营、扩张之路的民营企业的典范。可以说,永达集团的成功颇具代表性,其中的奥秘值得总结和探究。
做好做实真诚厚德
在永达集团下属的长兴永达电源有限公司采访时,记者听到、看到最多的就是“长兴永达,真诚厚德”的宗旨和理念,这也是对浙江永达(集团)电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又好又快、稳步发展的最好诠释,是永达集团董事长张发庆多年来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
王荷花是长兴永达电源有限公司销售部的一名销售员,进厂一年左右就被提升为山东区的片区经理。长兴永达电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窦赢国表示,这是王荷花肯吃苦、肯钻研、做事踏踏实实并且对自己、对企业负责所赢得的成绩,也是永达集团董事长张发庆能用人、敢用人、放手让人做事的结果。而王荷花本人的话则让记者对这家企业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她说,自己的努力虽然重要,但没有一种良好的企业管理机制、良好的售后服务与产品质量、良好的企业信誉以及良好的用人制度,单凭个人的力量难以成事。这其中,良好的企业信誉、良好的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最为关键,直接关系到客户的利益和客户对自己及企业的信任。
长兴永达电源有限公司2001年开始涉足蓄电池行业,但真正得到快速发展是2004年收购长兴明日电源有限公司之后。长兴永达电源有限公司完成收购后很快对原明日电源有限公司进行了重组并加强管理,同时对公司未来的发展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规划与布局,使公司在两年内快速发展起来,产品得到客户普遍认可,不少客户还主动打电话要求成为公司的经销商和代理商。在山东片区,长兴永达电源有限公司原本只能通过一级代理商与电动助力车厂商直接配套生产,只在当地设了几个办事处提供售后服务。后来长兴永达电源有限公司发现这一策略不仅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市场推广和企业形象建设,还会影响到产品品牌效应的提升。长兴永达电源有限公司通过对市场、客户的调研,采集到第一手信息资料后,及时调整市场策略,并根据市场发展需要进行合理布局,把加大市场开发投入与坚持“两步走”(一手抓市场开发,一手抓售后服务)的战略有机结合起来,在一级市场的基础上又建立起二级市场,设立多个售后服务网点。由于产品质量好,售后服务较为完善,山东省不少地区的客户主动打来电话,要求成为长兴永达电源有限公司的一级代理商或二级代理商。王荷花举例说,山东省滕州县有位客户是电动助力车厂的经销商,在当地有三四年的电动助力车销售经验,对国内大部分电动助力车的蓄电池质量和性能有大致了解。前段时间他打来好几个电话,要求取得开发二级市场的经销权。王荷花到山东后,与这位客户商讨相关事宜,双方很快谈妥并签订有关经销权的合同。同时,天津富士达电动助力车生产厂商也主动提出与长兴永达电源有限公司对接,希望永达成为其蓄电池供应商。如今在山东,长兴永达蓄电池的销售业务量正以150%的速度增长,已建立起70多个产品销售和服务网点,永达牌蓄电池及企业信誉深得客户信赖。王荷花表示,这一切都应该归功于企业“做好、做实、真诚服务”和“真诚厚德”为客户服务的宗旨和理念。
“真诚厚德”是永达集团在经历了20多年的探索之后总结出来的经验,因为永达与国内、国际一些大企业、大公司相比,显得太年轻,无论在技术、管理,还是在营销网络、市场占有率上都无法与之相比。用什么让客户了解、信任、推崇永达产品呢?永达人有自己的“功夫”和经营策略,那就是“认真做事、抓好品质、诚信待人”,用“做好人、做好事”的态度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做实,积累和加厚企业市场品牌的基石。
长兴永达电源有限公司销售部一位经理介绍说,山东片区的发展还不算最快、最好的,目前公司已在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广西等全国28个省、自治区的上百个市、县、区建立了销售网络。同时,长兴永达电源有限公司不但在浙江长兴建立了蓄电池组装生产基地,还在安徽宣城、江苏泗洪等地投资建立了配套厂。目前,长兴永达电源有限公司的产品涵盖6-DZM-10AH、6-DZM-12AH、6-DZM-14AH、6-DZM-17AH、6-DZM-20AH等各种规格阀控式密封蓄电池,广泛应用于通讯、电力、铁路、汽车、摩托车、电动助力车等领域。其中,按部颁标准研发生产的电动助力车用蓄电池及胶体蓄电池容量足、循环寿命长、全封闭防泄漏,各项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和IEC国际标准。杰能、众益牌商标已被客户广泛认可,产品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品牌得到很大提升。
“做好、做实”的另一个重要话题就是产品质量问题。“行必果,必先行其正”,意思是做人要想有一个好的结果,就必须正直,讲原则,实事求是。做人是这样,做事也应该这样,思、行一致,这也是“真诚厚德”的真谛。因此,企业应将自己的产品做好、做实,力求对企业负责、对客户负责,永达集团董事长张发庆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记者关注永达集团算起来已有好几个年头,由于永达集团的发展很快,记者经常会有一些新发现,如什么时候多了一个分公司,什么时候多了一个新产品,什么时候企业又有了新的思路、新的想法,总之他们每年都在“变”。其实,张发庆一直以来都很低调,只是默默地做自己的事,但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他给记者总的印象是脚踏实地、真诚厚道,是一个讲原则的人。今年5月,记者又来到永达集团,张发庆带记者参观新建的长兴永达电源有限公司厂房。在二楼电动助力车蓄电池组装的一个前道包片车间,工人们穿着工作服正在忙碌。看到我们上来,班组长立刻走过来介绍班组今天的生产、工作情况。一眼看过去,几条生产线井然有序,在车间的墙上挂着岗位流程、规程、劳动纪律、岗位职责和班组长责任等各项规章制度,生产环境非常好。据一位员工介绍,车间里的任何物品都不能随便堆放,更不能随意乱扔,就连拖地时的拖把干湿都有讲究,每个班组下班后都要拖一遍。当问到公司要求这么严格,员工们会不会有什么想法时,这位员工说,人的习惯是慢慢培养出来的,干净、整洁的工作环境是对自己的身心健康负责。而对于产品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一位负责产品检测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制度要求,集团公司只对下属公司有总额完成情况的考核,而长兴永达电源有限公司总经理葛玉林对产品质量的要求相当严格,对各车间、班组均一视同仁。各车间、班组对生产人员也有产品总量和差错率的考核指标,而且每个产品的每一道生产工序都有生产标号和要求,如果在检测中检查出产品不合格,只要找到是哪一个环节就能根据工号查到当事人,然后在公司公示栏曝光,根据制度进行处罚。很多人将公司的管理称为“阳光政务”。“阳光政务”不是专门针对生产一线的员工,而是面向所有永达集团的人员,甚至董事长、总经理也不例外。记者就曾经在公司行政办公楼的曝光公示栏中看到一位副总经理因为出差手续不全而被公开曝光。这样一来,无论是行政工作人员还是车间工作人员都会严格按制度要求去做,特别是在流水线的每一道生产工序中,很少有哪个员工会因不负责任而导致产品质量出现问题。葛玉林说,这就叫用细节决定产品品质。它的目的在于教育,教育员工要对企业负责、对客户负责、对社会负责,杜绝浪费、降低能耗,保护劳动者的生产环境。
此外,永达集团在引进先进技术、核心设备时,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国际化”的指导思想。永达集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引进的生产设备基本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有效运用了机械化、自动化、电脑精确化等数字化信息生产技术,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工艺流程再上新台阶,并使用先进的生产流程和工艺设备切实有效地保证产品性能的稳定、安全、可靠。经过多年的摸索和总结,永达集团已先后制定和完善了员工生产工作管理责任制、环保、安全责任制、产品质量管理责任制、班组长管理责任制、总经理责任制等各项管理制度近百条,并且都能有效地保证实施和落实。近年来永达集团不仅组织实施了清洁生产审核方案,还先后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认证、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和CE认证等,引进、加强了企业5S、6S的现场管理机制,并将其印刷成册下发到各个生产车间、班组和行政部门,让员工认真学习体会。
在调整中寻求新突破
浙江永达(集团)电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坐落在山川秀丽的建材重镇——浙江省长兴县和平镇,始建于1981年,前身为长兴电力电杆厂,1997年年底转制为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电力电杆、水泥制品等产品的企业。转制前期企业资不抵债,亏损额高达500多万元。在企业转制的前10年间,张发庆与同事们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励精图治、锐意拼搏的精神,不断在新的环境中调整自己,寻求新的突破和思想变革。
对于企业每一次的“变革”,记者问张发庆哪些经历让他最难忘,他定了定神说,最难突破、最难调整的就是思想观念。有大思想才有大智慧、大手笔。企业与国家一样,每走过一个五年计划就是一次新的思想解放与突破。每一个人的思想观念都与当时的社会环境、背景和传统教育、生活模式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调整与改变的。这些年来企业逐步发展壮大,从一家公司发展到如今拥有15家子公司,从当初的负债到如今销售产值8亿元,从当时单一生产电力电杆发展到今天的电子电源、医疗卫生、运输物流等工农业和其他行业多
头并举的新型产业格局,可以说每一次发展都是思想创新、解放和“裂变”的结果,都是新的突破。
据永达集团行政部一位工作人员介绍,永达集团的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的初创时期,第二阶段是1991年到1997年的徘徊发展时期,第三阶段是1998年至今的快速发展时期。企业从当初没有太多管理意识,仅凭小打小闹到发展失误导致发展一度停顿并出现亏损,再到企业转制后的思想观念转变,其中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特别是近10年来的创新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值得总结和思考。
该工作人员给记者讲了一个小故事:其实早在1985年,永达的领导层就有了品牌意识。别看那时是计划经济,可企业也为自己的品牌努力过。由于产品质量过硬,当时永达生产的电杆曾获得“浙江省优质产品”称号,但后来由于体制和组织结构的问题忽略了产品品质,失去众多客户,原先的10多家固定客户到1997年只剩下2家。这一经验教训证明了产品品质、品牌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1997年年底转制为股份公司后,在张发庆的领导下很快成立了新的领导班子,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从企业管理入手,狠抓产品质量,重塑企业品牌和形象。
1998年,企业新的领导班子组建不久就碰到了一起涉及20万元的产品质量问题。新领导班子经过商议,决定把永达花了两个多月生产出来的原本准备抵押给政府的不合格产品全部砸碎。20万元对于当时的永达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两个多月时间不知凝聚了多少员工的劳动和心血,就这样一下子被砸碎,很多员工都不能理解。张发庆却只对员工说了一番话:亲手砸碎这些不合格产品,一是要让所有的永达人都知道,做事、做工作跟做人一样,不能以牺牲他人的利益来换取自身的效益;二是要下决心痛改思想问题,树立起全员的质量、品牌意识,唤起全体员工对产品质量的责任认识,要对社会、客户负责。此情此景仿佛使人置身于海尔,张发庆就好像是当年的张瑞敏,他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较早地突破了思想禁锢,较早地把市场竞争机制引入企业,为企业员工、中高层管理者上了一堂活生生的质量意识公开课,也让他们较早地领略到开放性市场的无情和市场竞争的残酷,加快树立员工的责任、品牌意识。
不拘一格用人才
在用人机制上,张发庆也是一个敢于突破的人。他率先引进人才竞争机制,唯“能”是用,不唯“亲”是用。长兴永达电源有限公司总经理葛玉林就是企业自己培养起来的一名高层领导,葛玉林当初学历并不高,但他肯钻研、爱学习,同时又很努力。通过不断努力、进取,葛玉林从一名推销员开始,逐步做到片区经理,最终成为长兴永达电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并通过不断学习具有了较高学历。葛玉林能有今天的发展,除了他在工作、专业知识、业务经验方面通过努力取得的良好成绩外,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永达不拘一格地选人、用人,并为人才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能充分展示自我价值的平台。
长兴永达电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窦赢国介绍,永达集团下属的15家子公司目前都采用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模式,实行总经理负责制,集团公司不但要求每位总经理都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和素质,还要求其具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集团公司只考核每家子公司的经营结果和效益,负责对下属公司的宏观发展、生产经营、人事制度的检查、监督和对制度、主要项目的贯彻、落实情况的考核。永达集团是一家民营企业,对于民营企业来说,能够建立这样的用人机制,并在思想、理念上有所突破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放手、放权本身就是一种压力,而这一压力也给了那些想挑战自我的人以动力。目前这一做法已经在永达集团上下形成一种有益的激励机制,员工的积极性非常高。比如,在个人积极性的调动方面,由于受“压力”的迫使,每个人都会想办法去做好自己的工作,这完全是受人们价值导向的引导、趋使。正是因为永达集团的主要领导善于抓住人的这一本能进行有效的培养、管理,工作上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除了认真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外,有些人还会别出心裁地想办法,以达到管理制度的最有效化。比如长兴永达电源有限公司对销售员进行动态管理,不论销售员是在山东、河南、湖南还是别的县、区,公司都能通过电脑马上查询到,并能做出最快、最有效的反应,这便于企业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客户动向、产品动向、用户意见等动态问题。这就像每一个医药公司都要对自己的产品在出厂后的情况跟踪一样,一组药物是否合格出单,到了哪家医院,是哪个医生开的处方,病人的用药情况如何等都能掌握得非常清楚,这既是对社会负责,也是对用户负责。
不论企业大小,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道”,而这个“道”的内涵就是一种规律、一种原则。记者感觉永达人的“道”就是不论做人、做事都要讲原则,遵守每个行业的规则。而遵守规则首要的就是诚信,不失信于人,符合自然规律,遵循众人所期待的方向发展。
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此次采访中,记者体会到永达人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提升,企业的每一次变革、每一次发展和点滴的积累与进步都是永达人努力的结果。永达集团连续10年被评为省级重合同守信用单位,是信用等级AAA级企业、质量信用诚信企业,是浙江省首批诚信示范企业、湖州市电力协会委员单位、中国水泥制品电杆分会的常务理事单位,也是参与国家电杆标准起草、修订的成员单位,目前已成为长三角地区最具规模的电杆生产企业,产品深受广大用户的青睐。